• 威尼斯144777cm

  • 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

          有电商研究机构预计 ,今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4600亿元 。然而 ,现实中,农村电商的发展却在上演着“冰与火”并存的挑战 。农村电商吸引10万“新农人”,但是村淘点收入不及政府补贴。农村电商的问题何在 ,路又在何方?
          农村电商,被誉为蓝海!过去一年,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成了电子商务领域的重头戏。有电商研究机构预计,今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4600亿元。然而,现实中,农村电商的发展却在上演着“冰与火”并存的挑战 。
          在轰轰烈烈的电商进村过程中,质量标准缺乏 、物流成本过高、农民电商意识薄弱等问题正给迅猛发展的农村电商带来新的风险 。近日,一份农村电商调查显示,在残酷的市场风险面前 ,湖北一些村淘点每月靠政府补贴才能存活。
          农村电商吸引10万“新农人”
          湖北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出了农村电商的巨大生机 :截至2015年10月底,该省26个国家级、省级示范县共发展农村网民467万人(本土务农村民,不含外出打工者)。全省15个县市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 ,超过10万“新农人”从事农村电商业务,网络交易额89亿元,各项数据在中部省区中均位居第一。
          记者了解到 ,目前 ,湖北省“触电”的农产品品种已从2011年的51种扩大到1200种 。十堰 、潜江 、洪湖等地已形成多个淘宝村,带动了一批农民致富。在淘宝上已形成洪湖莲藕、秭归脐橙等区域品牌,产品畅销 。
          红火的农村电商就这样改变了农民的生活 。去年 ,湖北红安的胡建军放下了锄头 ,干起了电子商务 ,把“自留地”里的农产品通过淘宝网卖向全国各地,自己从一位农民成功转型成为一名“淘宝掌柜”。
          在湖北随县香菇发源地吉祥寺村,40多家菇农在网上“淘金”。去年底,村里的电子商务店已装修完毕,这是村集体与淘实惠合作 ,设立的电子交易服务中心,针对菇农开展业务培训、网络交易 、物流仓储等业务。
        “依托香菇产业,打造电子商务村 。”村支书张国勇说,有了电商服务平台 ,既方便村民购物 ,还能把“山货”卖得更远,让村民在网上挣大钱。目前,排在食用菌网络销售额榜首的“楚品源”牌香菇,其产品正是来自随县。从2013年开始 ,其网上销售额从50万元增至1200万元,3年暴增20多倍。
          村淘点收入不及政府补贴
          在不久前闭幕的湖北省县域电商扶贫高峰论坛上 ,各家农村电商在面对着红火场面的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
          今年1月,湖北省一家农村电商平台运营一年后,带着6000多万元的亏损悄然关闭。该公司负责人解释,该电商平台的定位是工业品下乡,他们在160多个农村小卖部建立代理点,但由于商品进价贵、物流成本高 、成交不活跃 ,被迫关停。
          电商进农村,依托当地小卖部、乡村小诊所等建立代理点 ,或依托村委会建立村级服务中心(村淘点),负责帮村民网上下单采购 、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等 ,这已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形态。
          一家湖北媒体的电商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近10个代购点中,每个点每月下单采购额大多在1万元~2万元,提成收入约500元~1000元。如果是单一的村淘点(无其他经营业务) ,当地政府还每月补贴1000元~2000元不等。
          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商委员会副秘书长闵祥涛看来,在中西部农村,除去外出打工一族和老弱病残,一个村真正的消费人群仅占全村人口的20% ,市场容量不够,各地村级服务中心(村淘点)若无政府补贴 ,难以正常运行。
          电商进村“最后一公里”仍存瓶颈
          湖北京山一位种植有机水稻的创业者对电商很是心动 ,可是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曾经在一家公司付费寻求帮助,但只得到一个注册号的网站,如何运营管理依然无果 。
        “农民不懂电商”正在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瓶颈。多位农村电商创业者向记者反映,农村创业培训分散在多个部门 ,各搞一摊,缺乏系统性 。
        “当前制约农村电商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 。”中国电子商务师培训管理中心主任韩放表示 ,目前农业劳动者年龄普遍较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电子商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发展电商在营销、运营、设计等岗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
          在武汉电商云工场创新孵化器总经理杨德亮看来 ,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还需要解决诸如质量标准、品牌知名度、物流配送等深层次问题。“电子商务进农村不能只解决工业品下乡,更要做大农产品上行。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植根于农村 。”
          曾多次深入农村考察电子商务的杨德亮介绍,农产品电商 ,如果没有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经营中就很难规避因大面积退换货带来的巨大风险。同时 ,农户往往缺乏品牌培育意识 ,加上由于农户分散 ,道路不畅,一些土特产的物流成本过高 。
          日前 ,在湖北省县域电商扶贫高峰论坛上 ,与会的电商企业与业内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唯有打通了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存在的诸多瓶颈,农村电商才能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