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144777cm

  • 8月起,农业部下乡查耕地质量!

    近日,农业部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公布8月1日起,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将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耕地土壤污染区等区域”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 ,对耕地质量调查进行监测和评价 ,同时针对耕地污染或破坏的程度提出修复治理的措施建议。

    记者看到 ,《办法》中明确指出,各耕地质量监测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土壤墒情 、肥料效应和产地环境等监测内容 。肥料效应具体指什么?传统农资产品是否会被加速淘汰 ?传统农资企业是否要转型布局?什么产品更适合大规模土壤修复?以下内容 ,供您参考:


    “肥料效应”和“肥效”是两码事

    上海化工研究院土壤环境修复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商照聪强调 ,“肥料效应”和“肥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肥效”更多是指肥料利用率 。而“肥料效应”是指肥料使用后,对土壤、水体、农作物 、人体安全等多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包括:肥料养分本身;肥料增产性 ;改善农产品品质的能力;以及肥料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活性和氧气交换量等数值的影响……“肥料效应”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商照聪表示,耕地质量监测点具体要增加哪些“肥料效应”数据的监测 ,农业部应该会在后续发布相关指标 。

    传统农资产品如何避免被行业加速淘汰?

    作为农资生产企业,仅靠保证肥料质量本身 ,无法应对全面的肥料效应监测 。针对这一问题,商照聪建议,第一,要加强精准的农技服务指导。通过合理施肥 ,充分发挥肥料的正面效用;第二 ,加强推广套餐肥。根据季节、农作物、土壤情况等 ,合理搭配底肥和追肥的用量及配比,降低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胁迫;第三 ,发展液体肥料和水溶性肥料;第四,传统复混肥可以针对作物 ,升级作物专用肥,提高针对性 ;第五 ,对于单质肥料,商照聪建议在单质肥中添加腐植酸 、海藻酸等提质增效的生物刺激素物质 ,或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如锌等,帮助单质肥升级 。

    4类产品+1个技术:很适合土壤修复 !

    对耕地质量监测点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后,还要针对耕地污染或破坏程度提出修复治理的措施。商照聪表示,以往为了保证耕地的质量和农产品安全,会定期休耕或轮作,让土壤自己调节到良好状态。面对当前农业现状 ,必须借助土壤修复产品。商照聪说,大肥是给作物提供营养的 ,土壤本身不需要大肥,土壤是农作物的消化道,要将营养转化后提供给作物,因此土壤中需要相应数量的活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此次调查后,会将土壤分为几个等级,土壤情况好的继续保护 ,相对好的边用边治理,有污染的要进行修复,重度污染的重点修复,或者放弃农用。具体怎么分级,还要看农业部调查之后的结果 。

    对于土壤修复 ,商照聪表示这4类产品很适合使用  :

    1.腐植酸类肥料产品;

    2.餐厨废弃物经过安全处理和发酵后制作的农用肥料 ;

    3.味精、制糖等残渣经过安全处理后生产的农用肥料;

    4.经过安全处理、腐熟后粪肥 ,以及秸秆还田技术 。

    与土壤质量相关的内容


    肥料标准将被国家将强制性分三级

    第二十三届磷复肥行业年会上获悉 ,国家强制性标准《肥料分级要求》已经完成编制工作 ,并已呈交到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定 。业内分析,作为一项强制性标准,肥料分级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 ,也会加大对低端肥料的淘汰力度。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刚表示,该标准通过限制原料的准入和控制成品中有害物质的指标,将肥料分为生态级、大田级 ,园林级。标准一旦实施,意味着厂家生产的产品必须标注肥料级别,此举既呼应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倒逼企业为了产品和市场出路做出变革 。

    “土十条”发布划定农资红线

    5月31日,“土十条”出台,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 。并指出2016年底前 ,将完成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等;2017年底前 ,出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部门规章;发布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修订肥料、饲料、灌溉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等标准;修订农膜标准,提高厚度要求,研究制定可降解农膜标准;修订农药包装标准等。

    同时明确,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 ,实现2020年 ,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

    2016,这些地方已被列为"休耕 、轮耕"试点!

    今年,农业部会同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将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开展轮作试点,在在地下水漏斗区 、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休耕试点,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同时,方案中明确 ,农业部将会同财政部整合部分项目资金,对承担轮作休耕任务农户的原有种植作物收益和土地管护投入给予必要补助,确保试点不影响农民收入。分别实行“一主四辅”种植模式 、“一季休耕、一季雨养” 、农艺措施 、生物移除及土壤重金属钝化等措施、调整种植结构  。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