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144777cm

  • 第三届农田抗性杂草防治交流会暨除草剂发展高峰论坛顺利举办

     作为保证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除草剂在我国使用历史已经超过60年。但随着杂草抗药性的快速发展,部分区域杂草已形成多抗性。“2011年 ,我国除草剂使用量8.73万吨 ,2017年就达到10.62万吨,7年增加21.6%。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研究员梁帝允指出,以前很容易就可以防治的杂草,现在多成分混配药剂 、用药量成倍增加仍不能解决问题。

        严峻的杂草抗性现状正在威胁农作物的产量和粮食安全,抗性杂草的防治难度究竟在哪儿 ?有哪些有效的解决方案?822-23日,在由山东省行业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农田抗性杂草防治交流会暨除草剂发展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全面分析抗性杂草发生原因,纷纷为防治抗性杂草献计献策。

     

        44种杂草对38种除草剂产生抗性

        “2007年我国农田杂草发生面积12.2亿亩,2017年就达到13.9亿亩,11年增加了13.9% ,可见扩增速度之快。梁帝允在会上表示 ,由于我国除草剂的长期单一使用、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的变化 、频繁调种、机械跨区作业 ,导致农田杂草草相发生变化,杂草种群演替加快。抗性杂草发展迅速,种类繁多。目前中国已有44种杂草(阔叶草21个,单子叶草23个)共74个生物型对1138种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杂草的抗药性使得除草剂越用越多,但效果却越来越打折扣 。湖北黄梅县张湖镇一农户为了除草 ,在自家6次用药,2次封闭,4次茎叶处理,用药成本高达138/亩,防效仅70%左右。抗性太严重了 ,用药量已经加大了好多倍,但打下去草都不怎么死。该农户说。

        梁帝允介绍,目前杂草抗性非常严重。农户用药量不断加大,药剂配方不断升级 ,但杂草抗性不降反增 。这也使除草剂的应用面临巨大挑战,一些优秀的除草剂品种逐渐失效 ,而抗性杂草替代除草剂品种少,防除难度增大,部分用药田块甚至无效,给农户和生产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据了解 ,我国抗性杂草发生有4个特点 :一是分布广。大多数作物田杂草,如水稻、、、蔬菜等作物田及果园等均反映杂草抗药性问题。二是种类多。禾本科 、阔叶草、莎草科等三大类杂草均已发现抗性杂草 ;三是程度重。部分双季稻地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双草醚等常用除草剂产生高水平抗性 。江苏、安徽等省稻麦水旱轮作区,田看麦娘、?草、硬草等禾本科杂草对精?唑禾草灵、炔草酯、啶磺草胺等产生高水平抗性。四是损失大 。为了防除抗性杂草,往往增加除草剂用量和用药次数,不仅会导致作物药害时有发生 ,还会增加成本 、降低产量、减少收益。

        物理方法也可有效防除杂草 火焰除草和热水除草环保高效

        梁帝允表示,使用物理方法和农业方法可进行抗性杂草防除 。据他介绍,通过翻耕、整地及覆盖 ,将草籽埋在土壤深层 ,可减少杂草萌发。耕作、轮作、机械除草等农艺防除措施也可以减缓杂草抗药性演化速度。

        黑龙江农垦植物医院研究员王险峰也认为,通过基本耕作 、表土翻耕与中耕等土壤耕作措施可以控制杂草幼芽、植株,切断多年生杂草器官,达到防控效果。

        “火焰除草和热水除草,这两种物理方法也可有效防除杂草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宋坚利表示 ,火焰除草是利用清洁的可燃气体将杂草烫伤致死,不仅能杀死杂草及,还能够杀灭地表的各种有害细菌和害虫虫卵 。热水除草除具环保优势外,成本也较低,适合推广,且这两种方式都不会促使抗药性产生。

        梁帝允认为,开展杂草抗药性实验和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摸清抗性杂草分布和发生趋势 ,因地制宜制定杂草治理策略,科学指导用药以达到减药增效目的。在使用化学药剂防除杂草时 ,遵循早期治理原则 ,进行早期封闭处理 ,提高杂草防除成功率,减少杂草对作物的影响 ,达到增产目标 。

        喷施除草剂注意四点 推荐喷杆喷雾器

        如何减少抗性 ,提升除草效果?梁帝允表示,施药方法很重要 ,尤其要注意四点 ,一是要选对药 ,根据杂草种类和杂草抗性情况正确选择除草剂;二是要轮换用药 ,轮换使用不同类型、作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以及对杂草作用位点复杂的除草剂 ;三是要混用除草剂,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混用,可避免 、延缓杂草产生抗药性 ,还可以增强药效,减少用量,节约成本。四是要使用增效剂(助剂)。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陶波的实验研究也表明 ,合理使用增效剂可以使杂草防除效果增加20%-30% 。

        另外,除草剂施用时还要遵循3个原则:精准 ,安全,利用率高。用药精准包括用药量准 、用水量准 、施药位置准、施药时机准。背负式喷雾器施药会因人为原因造成施药不均匀 ,导致药效有10%的波动与偏差 ,甚至会使作物产生药害、杂草产生抗药性,使用喷杆喷雾器可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

        宋坚利介绍,在使用喷杆喷雾器时,要根据不同施药类型选择合适的喷头和喷量,准确校准喷杆喷雾机 ,保证喷杆各个方向的稳定和作业速度的恒定 ,做好药箱的搅拌和清洗工作等是喷杆喷雾机提升药效的技巧。他提醒到,施药时喷出的雾滴粒径在小于100微米时 ,药剂易飘失;雾滴粒径大于300微米时 ,药剂易流失和弹开;雾滴粒径在100-300微米之间才能有效在叶片上沉积,发挥作用 。同时 ,在使用触杀性除草剂时,雾滴粒径要细,能够充分接触叶片,内吸性除草剂的雾滴粒径可适当增大,传导性除草剂的雾滴粒径可进一步加粗 。

        王险峰指出 ,施药时要根据土壤质地、有机质以及土壤pH值等确定除草剂用量。干旱条件下要选用两降一加喷洒技术,即降低喷液量、降低除草剂用量 、加植物油型喷雾助剂 。

        光合作用抑制剂成登记热点 ,新剂型突出

        除草剂抗性产生的原因有基因和代谢两方面,针对这两方面的原因开发新型除草剂成为目前杂草防控的主要方向 。陶波在会上讲到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人工诱导技术,使杂草的抗性基因沉默 ,从而失去抗性,这样抗性杂草使用普通除草剂即可防除 。

        杂草的抗药性除基因方面产生变化外,还在代谢速度上产生变化 ,杂草代谢速度快,就容易产生抗药性 。通过基因和分子手段来降低杂草的代谢速率 ,从而降低杂草的抗药性 ,达到普通药剂有效防除抗性杂草的效果。

        近年来,为研发出安全 、高效的新除草剂品种,国内外农化企业都在不断努力创新 ,研制出很多创制性药剂和新剂型。目前关注度最高的除草剂就是光合作用抑制剂(HPPD、PPO) ,新开发的除草剂剂型主要有片剂?泡腾片、缓释剂 、微囊产品 、多元混剂 。江苏省检定所药政科科长钱忠海介绍 ,其中,片剂?泡腾片针对水稻田中有水的特定环境,直接投入水田,使用方便、易计量,每亩5-7片,且无粉尘飞扬,环境污染小,成本较可湿性粉剂稍高 ,药效与可湿性粉剂相当 ;缓释剂可以降低环境因素所导致的降解和漂移,减少释放到环境中的量,延长药效期、减少施药量和施药次数 。另外,二元混剂占水稻田除草剂的72%。

     

        青岛清原农冠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下称清原农冠)自主研发4种化合物 :双唑草酮、环吡氟草酮、苯唑氟草酮和三唑磺草酮。首次将HPPD(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的新化合物引入到稻田、麦田的杂草防治上 ,主要解决了对ALS(乙酰乳酸合成酶)和ACCase(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抗性和多抗性问题。双唑草酮和环吡氟草酮已获得登记 ,将在2018-2019年度种植季上市。据清原农冠市场总监陈志明介绍 ,针对田除草的苯唑氟草酮将在2019年上市,针对水稻田除草的三唑磺草酮将在2019年或2020年上市。

    济南天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田甜认为 ,抗性杂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呈快速增加态势。各国对杂草抗性的管理越来越关注,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但都还处于落后状态 。根据不同国家、机构和农化公司发布的除草剂抗性管理策略,大致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抗性数据的收集 、整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不同作用方式除草剂的轮换使用;不同作物的轮换种植;通过各种耕作方式减少地下库;使用其他非化学方式减少杂草数量 。杂草抗性治理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任务 ,需要政府、研究机构 、企业和种植者共同努力。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