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144777cm

  • 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有限 铜制剂未来发展空间大

           近几年,细菌性病害的爆发,已成上升趋势,几乎每种作物都有发生,在我国发生的就有200多种。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不完全统计,每年仅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 ,就将近400万亩次。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白叶枯病、果树中的柑橘溃疡病、瓜菜类中的茄科蔬菜青枯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姜瘟病等等 ,都给作物造成了严重损失 ,有些减产可达20%?30%。尤其是柑橘溃疡病 ,目前已经在我国广东 、广西、海南 、福建、浙江 、江西、湖南 、湖北、贵州、云南 、四川和重庆等12省403个县发生,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
      一、细菌病害发生面积1.2亿亩次
      随着分散种植的小农经营,连作连茬、温室大棚、反季节种植、极端异常气候,导致细菌病害多发、频发,细菌病害已经成为新常态 。
      细菌性病害,往往在夏秋季节,多雨、暴雨、大风时发生,其病原细菌在、病残体 、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非常容易发病。在田间,病原细菌借流水、雨水、昆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
      由于暴风雨导致作物碰撞伤口 ,有利于细菌侵入,促进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这些通常是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据了解,我国农作物细菌病害呈现种类多 、分布广的特点,年发生面积在1.2亿亩次左右。在至今已鉴定出的1600多种细菌中,约有300种左右引起作物病害 。由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在500种以上,约有100多种常发性、间歇性、区域性植物细菌病害暴发成灾。
      在细菌性病害中,青枯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的毁灭性土传细菌病害,辣椒、茄子、番茄 、马铃薯 、等农作物,青枯病都有发生;青枯病可造成植株大面积萎蔫死亡,导致作物产量的严重下降,严重地制约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作物产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有效药剂还比较少
      许多作物细菌性病害具有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特点。一旦爆发流行 ,造成作物大面积毁灭性损失,单一防治措施难以奏效。与此同时 ,由于经销商和种植户,对细菌性病害缺乏认知,国内登记细菌性病害的有效药剂比较少 ,且大多数防治药剂都有一定短板,较难满足种植者的防治需求。
      从数量看 ,截至2018年10月底 ,中国登记的杀菌剂产品约有1.09万个,其中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仅280个,占比2.6% 。从有效成分看,截至2017年年底 ,中国已经登记的有效成分为678种。其中 ,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有效成分为37种,包括微生物的不同菌株型。目前,药剂防治仍是主要措施 ,防治药剂集中在铜制剂、噻唑类、抗生素类和微生物类等等 。
      从现有登记的防治细菌性药剂中 ,可以看出 :铜制剂、活体微生物制剂产品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抗生素、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占有较大比重 。
      在药物防治方面 ,合理的混配,也可以提高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例如,噻菌铜+抗生素类、杀细菌剂+诱抗剂 、噻二唑类+抗生素类 、抗生素类+微生物类。
      噻菌铜+X,现配现用,安全复配,灵活搭配 ,让专家自主配药,让施药精准对症。龙克均+X,是龙湾化工提出的新思路。
      在使用方法上 ,通过土壤传染的细菌病害,可以进行土壤处理(混土)、灌根、滴灌、喷洒、拌土等多种办法来处理。另外 ,注意药剂的“安全间隔期” ,交替轮换用药,预防或减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三、铜制剂迎来蓝海
      有人估计,未来细菌药剂市场预计有25亿元的市场空间 ,从总体看,登记数量大致呈上升趋势 。铜制剂产品,在登记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未来将具有广阔空间。
      铜制剂,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农用杀菌剂 ,最早在1885年就已有应用,至今已经有134年的使用历史。铜制剂销售额,一直在稳步增长 ,特别自2009年以来 ,铜制剂杀菌剂,一直稳居在全球杀菌剂销售额前六名 ,被称为“全球第六大杀菌剂” 。
      铜制剂杀菌剂,抗药性缓慢,杀菌效果好,杀菌谱广,防治成本低。
      铜制剂,可分为无机铜制剂和有机铜制剂 。无机铜制剂包括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王铜、氧化亚铜、络氨铜等,代表产品有澳大利亚纽发姆的“铜高尚”(碱式硫酸铜) 、江苏龙灯的“多宁”(硫酸铜钙)、杜邦的可杀得(氢氧化铜)等等。有机铜制剂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铜制剂产品,主要有噻菌铜 、乙酸铜 、喹啉铜 、琥胶肥酸铜、松脂酸铜 、腐植酸铜等,代表产品是龙湾化工的“龙克菌”(噻菌铜,龙克均)。
      值得注意的是 ,在铜制剂更新换代中 ,无机铜制剂因为混配性较差 、没有内吸性和较容易出现药害的问题 ,在市场上没有混配性好、安全性高的有机铜制剂空间大 。
      据悉,目前我国铜制剂登记产品超300个,涉及国内外企业上百家。随着农用链霉素的退出和叶枯唑的再评价,给细菌防治药剂留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铜制剂的销量必然会加速上升 。
      龙湾化工的噻菌铜(龙克均),打破使用禁区,在桃树、兰花和猕猴桃等敏感作物上取得正式登记 ,累计扩展登记了12个作物15个病害。
      四 、有机铜制剂的快速崛起
      大家都知道,铜制剂属于真细菌兼治 ,特别是对细菌病害的防治,效果非常突出。很多铜制剂,同时登记了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其中 ,有机铜制剂,具有安全性好,亲和性强,容易混配,不会产生药害,对农作物安全 ,对环境危害小 。
      有机铜制剂 ,可以与大多数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悬浮剂混配使用 ,铜制剂相关企业(如龙湾化工噻菌铜)也在积极研发与春雷霉素、己唑醇、恶霉灵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成分复配和混用 。
      有机铜制剂中的噻菌铜(龙克均)、琥胶肥酸铜等等,安全性较高,亲和性好 ,可以与多数现配现用,灵活搭配。
      噻菌铜+春雷霉素 ,噻菌铜+己唑醇,噻菌铜+恶霉灵 ,噻菌铜+中生菌素,目前正在登记试验之中。噻菌铜(龙克均),不仅具有预防和保护作用,还具有内吸和传导性能 。
      近5年来,在领域 ,随着高毒的频频禁止,越来越多绿色环保产品成为市场新宠 ,铜制剂自然也不例外,在欧洲 ,铜制剂不仅是绿色化工产品 ,而且是绿色食品认证通过的杀菌剂。
      2019年,农用链霉素停止销售,叶枯唑不再续展登记 ,有机铜制剂 ,面临新的市场机遇期。
      噻菌铜(龙克均),作为有机铜制剂的代表 ,打破使用禁区 ,在桃树、兰花和猕猴桃树上取得扩作登记,有机铜制剂 ,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 XML地图